内容列表LANMULIEBIAO

首页 > 园丁天地 > 教学科研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 一年级

《识字的小秘密》说课稿

作者(来源):田林三小 胡静霞    发布时间:2005-03-29

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感谢高老师和闵老师为我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让我能和这么多老师一起探讨、学习,也希望在座的老师对我的发言提出更多的批评、建议和帮助。

下面,我想就《识字的小秘密》一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思考。

一、对教材的理解。

《识字的小秘密》是“读课文趣味识字”单元中的第二课,全文由三首儿歌组成。儿歌语言简洁、明朗,还带有一定的趣味性,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其中,第一首儿歌介绍了一组带有“尧”字的形声字,分别是“浇”、“烧”、“挠”、“翘”、“晓”和“饶”;第二首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即:“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第三首则写了三个带有门字框的形声字:“闷”、“闻”、“问”。在教学时,可以把第二首儿歌作为切入口,引出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再通过一、三两首儿歌中的例子来验证这一规律。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本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识字,而且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识字的兴趣。因此,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浇、烧、挠、翘、晓、饶、丰、富、容、易、闷”,积累“日出东方”、“丰衣足食”、“富饶”、“容易”、“困难”等词语10个。认识部首:门字框。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3、能开动脑筋,探索识字的好办法。

本课的重点是:

1、认识文中生字11个,词语10个,认识部首“门字框”。

2、能想出不同的方法识字。

本课的难点是:

教会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三、对教法、学法的思考。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有趣的东西所吸引。因此,在课文理解方面: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法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通过猜一组未学过的象形字入手,引起他们的兴趣,当他们知道了象形字在造字时还有一定的规律,就产生了很想去探究的情感,有助于对课文中“象形字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理解。然后通过范读、自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识字方面: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识字,然后通过“变一变”、“大转盘”的游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培养想去识字、主动识字的意识。

 

四、说说主要的教学流程。

(一)猜字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猜一组未学过的象形字中学过的一些象形字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的象形字,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第二首儿歌,揭开秘密。

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听录音和自由朗读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没有读懂的又是什么,期间运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穿插教学生字“容”和“易”。

(三)学习第一、三首儿歌,验证秘密。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进行识字和朗读训练。识字方面,可以用“大转盘”和“变一变”的游戏进行。

“大转盘”这个游戏是由教师自制“生字转盘”,在基片上写上基本字“尧”,在可转片上写上可以与该字组成新字的偏旁,如“三点水”、“绞丝旁”、“日字旁”、“火字旁”、“提手旁”、“食字旁”,教师转动可转盘片,让学生看其形,读其声。又如:“采”与“目字旁”、“足字旁”、“草字头”的组合;“包”与“雨字头”、“提手旁”、“火字旁”、“食字旁”的组合;“青”与“言字旁”、“三点水”、“日字旁”、“目字旁”的组合等。

“变一变”是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门字框的字,然后教师给学生出示“大口框”、“木”字、“人”字、“大”字、“口”字,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三首儿歌的样子也来编编顺口溜。如:人进口,被囚禁;木进口,困困困等等。

而—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即范读指导。接着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在这较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a.自由演读b.个别演读c.全体演读

                          

(四)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了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设计了以下几个游戏: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碰碰响”

这个游戏是通过媒体将课后练习中的一些词语加上补充的一些词语做在一枚枚的金币上,然后请学生读词语,读得正确者,金币会发出响声来表扬。

3、“开动脑筋,巧记汉字”

课后练习中的“饱、告、闯、伞”,请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想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在全班面前交流。

 


我说两句】【查看评论】【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