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教育是道德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强化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通过 “兰文化”的探究,挖掘兰花品性,开展以礼仪教育为主体的“借兰以养心,借兰以养性”行规阶段教育内容。使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得到加强,师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到培养。
一、 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开展师生同步教育
要把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工作做好,学校领导的认识与重视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我校组建了由校长、教导、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德育领导小组,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德育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到兰文化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直观的、生动的榜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任何章程、任何纲领,无论设计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人格中的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他所说的人格就是教师的行为表现。结合“兰文化”德育,是学校提升教师素质的核心。我校以“品兰之韵,树师之魂”为主题,要求教师人人争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模范。在职务晋升、评优工作中也将师德表现列入考核的首选项目,对于师德不合格者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制。我校从教师自律的角度出发,几易其稿,制订了《田三教师守则》,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的师德建设。
二、 加强教师理念更新,树立教师榜样
学校一贯重视教师的学习活动,教师急需全面了解师生的礼仪内容与要求。本学期为了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组织全体教师观看“身边的礼仪”“百姓讲坛”“论语”等有关专题片,光盘的内容丰富、有趣,许多内容教师第一次接触,都愿意看,并做着笔记,对于如何做一个好教师的目标更加明确了,知道了教师在课堂上,办公室里,在校内,在校外,与同事、与学生、与家长的礼仪要求,还请上海政法大学教授进行讲座。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作用,结合温馨教室建设,提升师资队伍,学校规范了正副班主任工作要求,组织班主任“建温馨教室、创和谐校园”的演讲比赛;班集体建设评比;班主任个案交流,并利用校园网把育人奖获得者的事迹宣传。教师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教育理念有了明显改变。
三、以兰文化建设为载体优化行为礼仪教育
为了进一步明确师生的礼仪准则,在礼仪教育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教育活动。
1、做好文明礼仪行为
学校捕捉行规薄弱环节—下课奔跑、噪声严重两方面,利用校会请全体学生观摩录象,然后各班与兰花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的“幽兰空谷、宁静致远”品行对照展开大讨论。各班结合班级条约制定提出“静”具体落实方面为下课减少噪声,文明休息,争做文明学生。阶段教育后,再以实录观摩,与兰花品行对照,找出各班进步点。2007学年第二学期学校针对早操集队快、静、齐的要求,和体育室联合举行了“出操安静 迅速到位 做操精神 退场有秩序”的教育评比。每月以一项为抓手,常抓不懈,提高了学生整体礼仪素质。
2、讲文明语,用温馨语
为了让同学们在平时自己的语言中时刻注意说好文明用语,我们提出了不说或传播一句脏话。平时充分利用班队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归纳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并请学生自己设计校园用语,把强制性语言改为充满温馨的人性化的言语。如:我们把“请你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改为“我来弯弯腰,捡起地上纸”、把“请你不要在走廊里奔跑”改为“我与慢步轻声同行”……这些,都体现了学校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强制性,变成了学生要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3、唱兰之歌
为了让文明礼仪之风吹满校园,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开发各种资源,结合赞兰系列活动,利用录音带、CD光盘等自己学唱歌曲《兰花草》。音乐教师还利用网络搜集兰花方面的歌曲在课堂上教同学们唱,校园里处处飘荡着优雅之歌。
4、培养学习习惯,让礼仪走进课堂
行为规范教育是学科德育的基本内容,各学科都承担着对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和基本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任务,具体体现在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社会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和意识的培养上。为此,学校结合兰花的“幽兰空谷、宁静致远”的品性,向每位学生提出养成“静心听讲”的好习惯,培养学生静心听课,提高效率和质量。每周各班级评选一名“小榜样”,升旗仪式上当小小升旗手以示鼓励。
5、争章促成长
争章活动是一项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少先队活动,可以营造一种奖章文化。大队部结合兰文化,以“学习兰文化 争做幽雅田三人” 综合活动为载体,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深入开展争章活动。在各中队特制了专用宣传栏,开设学校特色章《兰花章》,并提出“三知、四会、五要”要求。“三知”:一知兰花的品种。二知兰花的习性。三知兰花的精神。“四会”:一会画兰花图。二会介绍兰花。三会夸夸兰花。四会唱唱兰花。“五要”:一要静心听讲。二要文明休息。三要互相谦让。四要学会合作。五要立志向上。通过少先队争章活动,切实训练,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理、自强等各方面的能力,使行规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