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灯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憧憬、千钧一发、危急”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运用边默读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至第九节。
教学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师边讲述边板书“灯光”,生感受灯光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2、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引读
这个故事发生在——,当时——,在一个——,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歼”正音;理解“围歼战”的意思)
故事的主人公郝副营长是——,虽然他年龄只有——,却——。今晚的战斗,他的任务是——
2、理解“憧憬”
(1)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在执行任务之前,却深深地陷入到对灯的憧憬里去了。
(理解憧憬的含义: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
(2)读出向往的语气
3、自由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电灯的语句
(1)那本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灯下,一个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2)“听说那玩意儿真好,一按电钮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火柴,点燃了烟,然后又向那图画望了一眼,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用上电灯,让孩子们也在那样的灯底下学习,多好啊!”
(3)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献出了生命,自己却没有来得及看到电灯。
三、学习郝副营长为国献身的故事
1、围绕这三句话理解郝副营长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1)引读这三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2)郝副营长从来没有见过灯光,而此时,他被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深深吸引,完全陷入到深情的憧憬里去了。
2默读二——五节,找到描写郝副营长对灯光深情憧憬的词语和句子。
(1)小组交流原因
(2)读出深情的语气
(3)想象说话: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去了……
3、默读六——九节,了解郝副营长是如何牺牲的。
(1)填空
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 。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____________ ,这光虽然 ,可是 。因为这火光, ;也因为这火光, 。(理解“千钧一发、危急”)
(2)质疑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的副营长,难道他不明白暴露目标是很危险的吗?可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过渡:英雄的壮举可歌可泣,令人钦佩不已。
(3)引读第九节
(4)有感情齐读六——九节,试背。
4、引读第十节
四、领悟中心,总结
郝副营长用壮烈的牺牲换来了围歼战的胜利,他为了革命,为了孩子们能有幸福的明天,而不惜献身,这是多么崇高的品格啊!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能在灯下学习、生活,又怎能忘记郝副营长一样的英雄们,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并为之而奋发图强,让这灯光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五、作者、作品简介
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等。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著名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等。
六、布置作业
板书:
13、 灯光
憧憬
壮烈牺牲 倍加珍惜
第二课时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围歼战——
憧憬——
危急——
千钧一发——
二、默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三、想象写话
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去了……
四、给郝副营长的家人写一封信,谈谈如何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五、阅读王愿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