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丁天地 > 随笔荟萃 > 温馨教师谈

课堂是最温馨的地方

作者(来源):陆玲    发布时间:2008-09-28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做人的场所,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地方。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把它营造成温馨的港湾,使学生成为最优化的人才,同时教师也会获得心灵的满足,更加喜爱这个职业。

师爱是的灵魂。

教育之没有爱犹如池塘之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就是教师不分学生相貌、性别、个性、成绩等,对全体学生的热爱,是教育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师爱统领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灵魂。教师应塑造自身修养美。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只有真正做到,我们的教育才能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教学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良好的自身修养是与学生交流中形成的。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我们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收入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身体状况。关注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热情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古语云: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重交。对学生也是一样,在学生最需要时,助他一臂之力,可使之终身受益,把爱留给学生,就可播惠永久。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受到学生的欢迎,而有的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学生就会唉声叹气了。

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起于心而止于口,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机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将这种爱反馈回去,从而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在这种动情效应中,课堂教学会实现最优化。

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中,无论学生的问答多么离谱,教师应适度予以引导,决不能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或对学生横加指责,更不能把自己的不快发泄在学生的身上。马卡连柯说过: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师爱的阳光才会照耀每一个学生。

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感觉跟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是一种乐趣,从而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度放任学生的自由,其教育效果要比那一本正经地限制和约束要强百倍,同时使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忘了记笔记,听得入了迷。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就是对知识的渴求,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之流,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

   这做我们作为教师一生的追求奋斗的目标。


我说两句】【查看评论】【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