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单位创建在线 > Ⅳ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丰富 > Ⅳ-2文化活动 > 主题活动

汶川和玉树:爱的传递留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来源):叶 红    发布时间:2010-09-26

汶川地震造成近九万人遇难和失踪,汶川地震也使近2千个孩子成为孤儿!当上百次余震还在继续,当抢救生命的战斗还在废墟中争分夺秒的进行时,孤儿没有被忽视!他们中有的在幸福的吸吮警察阿姨甜蜜的乳汁;有的在平静地接受操着不同口音叔叔阿姨的心理抚慰;有的则端坐在灾区最好的帐篷里刚刚支起的书桌旁,庄严的读出震后的第一篇课文。孤儿并不孤独!是爱超过亲情,跨过地域,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一座人性光辉的桥梁。地震无情,爱心无界,孤儿不孤!

正是在全国人民无私地把爱心向灾区倾注的时候,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五位老师作为“青海—上海”长江首尾姊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合作项目实施的先遣部队,带着徐汇区田林第三小学全体师生的嘱托,带着经典的环保品牌---“流动的芳草地”,走进了青海玉树州藏医孤儿学校,与孩子们手拉手,共同举行了“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环境教育合作项目启动仪式。

当这些长江源头的孩子们手捧洁白的哈达载歌载舞迎来上海的老师时,当全校的孩子列队接过田林三小学生传递而来的“青海站”站牌时,当夹带着一张张环保书签的书籍发放到孩子们手中时,当孩子们拿到贴着心愿卡的玩具时,我们看到的是闪烁在孩子眼中感激的目光和荡漾在孩子脸上纯真的笑容。

可以说青海玉树州藏医孤儿学校是一所承托着无数爱的学校。十多年前,不到30岁的藏族汉子尼玛仁增义务的创办了这所公益性的藏医孤儿学校使200多名因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身体疾病等原因失去双亲的孤儿聚在一起,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并接受基础教育和藏医职业教育。爱是孤儿学校办学的根本,爱是走进孩子心灵深处的桥梁,尼玛校长就是爱的化身和榜样。学校的老师说:“没有尼玛校长就没有这些孤儿的今天。尼玛校长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多,在外面的时间比在学校多”。前一句话我们明白,后一句就费解了,老师接着解释说:全校209名学生和37位教职员工的学习生活费用大部分要由尼玛校长去“化缘”。因为学校不是政府全额出资,学校绝大部分费用是要自己想办法去“找”,“找钱”成为尼玛校长的主要工作。校长说:“我的主要工作是跑外面,家里有我放心的老师”。老师更是爱的化身,每天24小时守着孩子,他们就是孩子的爹娘,既教书又育人更贴心。

因为孤儿学校为另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无偿的提供办公地点。所以,藏医孤儿学校开展了生态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同样是从爱开始的。“母亲的河流是爱的源泉,请不要往里排放脏水,把母亲心灵污染”,这是老师讲给学生最动听的环保语言。边措是孤儿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他说:“如果一个人会同情别人,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这个人就能看到动物眼中的泪水,也会听到动物急促的呼救声”。

因为爱,使得汶川灾区的孤儿有吃有穿,有亲有情;因为爱,使青海玉树的孤儿有家有住,有书读有学上;因为爱,一种迁移广博的爱,使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康巴汉子们可以在没有经济支持,没有工资收入的情况下,二十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用自己的身体守护着可可西里这片生态的圣土;用自己的汗水滋润着三江源母亲河的生命之树。爱没有边界,它就象是一条无形的丝带,把地震灾区、把青海玉树、把三江源的神山圣湖链接起来,成为人们展示和奉献爱心的疆域。

汶川灾区及玉树藏医学校的孤儿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什么原因留下的孤儿,我们都要用真诚的爱永远温暖他们的心。通过东部发达地区学校与灾区或落后地区学校对口结对,通过孩子之间深度的相互交流,通过教师之间接力传递式的对口援助等方式将爱渗透到他们一生。除了教会这些没爹没娘的孩子科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用爱激励每一个生命,从小树立起关爱自然、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良知,培养他们与其他生命同存共荣的生态感情。同时,促进全社会相互关爱,互相帮助,校长不再奔波“化缘”,学生自强自立自信自爱。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藏医孤儿学校初一学生更求久美拍了张照片刊在《绿色摇篮》小册子里。照片的题目是:为何无人理她?他写的注解是这样的:当我在拍这张照片前,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刺激着。那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身穿一件破藏袍,身前放一个罐,她跪在路人面前,不断地向人们磕头,请求帮助,但很少人理她。为什么?人类是平等的呀!我希望看到这张照片的人,能多留意一下这些可怜的人。

你给了孩子多少爱,他同样把爱回馈给你。这就是汶川和玉树留给我们的爱的启示!

我说两句】【查看评论】【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