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创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创新。在学校这一复合型、多层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年级组位居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职责。作为年级组长,在纷杂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怎样去开辟一条富有激情、具有特色、形式独特的协调管理方式,关系到整个年级组工作的成败,意义重大。
二.组长工作的定位
本学期,随着学校人员结构的调整,我被委以重任,担任了三年级组的年级组长。作为新任组长,更是这个年级组的新成员,相互间不熟悉,性格、脾气不同,磨合点增多。
面对年级组的新情况,一度在心里曾乱糟糟的……但工作要开展,既然答应接受任务,就应该担起责任,自己摸索,把事情做好,不一定能做到最好,也要做到更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对得起学校组织对我的信任与栽培。这些强烈的意识支撑着我,很快就整理出了工作思路。必须与组员加强沟通、加强理解,加强信任、加强合作,以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接触上的磨合;教育、教学上的配合;彼此关爱中的融合。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大家要把年级组看成一个家,为这个家的和谐共进献计献策。在爱的氛围中年级组增强团队精神,力争形成一个:和谐、愉悦、向上、奋争的整体。
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平时组内的观察,以及配合工作,对于年级组长一职,有所了解。年级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主要是对本年级的各科教学进行协调,对本年级的学生进行教育、组织,负责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信息反馈,以保证年级组内的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本人认为,要做好年级组工作,年级组长应明确两个特点,树立四种意识,做好四项工作。
一、明确两个特点:
1、工作过程的具体细致性。
年级组工作面对的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它不只是开个会议、作个传达、布置安排,而要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必须紧贴教学的各个环节,自动自发地投入工作,更要注重工作开展中的每一个细节,详细做好计划,预设好方案,就不会在实施过程中临场方乱大阵,遇到问题,事后要做检查,并及时改进,总结经验。
2、 角色地位的中介性
年级组长作为学校的协调者,其地位具有中介性质。必须将学校的各种精神及时传达给各位教师和学生,按学校要求及时督促、协调和检查,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反过来,也应留心本年级存在的统一问题,收集师生的共同心声,及时反馈给学校。
二、树立四种意识:
1、人本意识。
年级组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因此,要以人为本,我必须做到为人诚信,敢于负责。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负责,时时关注教师的教学,刻意留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虚心吸纳家长的建议和意见,甚至可以用照相机留下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人参与学校的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质量意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年级组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的。学生思想素质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各种习惯的养成,是最终检验教育教学的标准。只有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严谨的态度把年级组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精益求精,力求达到完美。
3、服务意识。
年级组长既是协调者,又是服务者。我不应该找任何借口推托工作,或者以任何理由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开脱。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遇到的困难,及时与学校有关领导联系,为教师们安心教学提供一个小平台。同样,也应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时常倾听学生的内心表白,为学生作主,让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4、创新意识。
年级组长要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以集体的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要督促、指导,统一性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多和教师交流学生管理中的方法和经验,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在不断的工作过程中,进一步的激发团队精神。
三、做好四项工作:
1、 组织工作。
年级组长应组织好各种集会和活动,提醒教师按时参加各种会议和学校活动,注意会议或者活动的事项;同时要协同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准时到场,队伍整齐,秩序井然,一旦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与
2、 协调工作
协调能力是年级组长的基本工作能力。要随时协调各学科的教学,协调同一班级各科任教师的关系,协调本年级各班主任的关系,协调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协调教师和领导的关系,统一认识,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着想。同时也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其它教师的关系,与其他教师同甘共苦,不能有丝毫的特殊化和优越感。
3、 指导工作
现在学校对于组长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也给予了不少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在其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年级组长就可以把这些精华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的把新的理念、好的方法传达给组内老师,帮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这样,对整个年级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导向,积极向上的动力,给本年级师生作好表率和示范。
4、 反馈工作
信息反馈是年级组长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学校有关制度、要求和精神要靠年级组长的传达和落实,同样,教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年级组长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学校及时处理和解决。这样才能使上下信息畅通,使学校成为一个正常运转的整体。
总之,年级组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必要保证。作为年级组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好自己年级的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
三.把“爱”融入教育管理中
(一)统筹管理
1.以协助者的角色,参与管理。
组长与组内老师虽然有上下级关系,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个体,组长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必须得到组内各位老师的配合,协助,我们是一个团体,密不可分。所以:在思想上信任人,在情感上尊重人,在行为上激励人,以新型的情感互动、关爱互助的协助者姿态置身于管理中。
2.以管理者的角色,置于管理。
组长工作一旦陷入“事务主义”的圈子里,就会东奔西忙,疲于应付。年级组是学校整体中的细胞,但又是一个整体。组长以“管理者”的意识,“俯视”纷杂的工作,就会产生工作的层次感。其道理犹如:登高望远。有了层次感,工作即有了头绪、计划。在工作中,依据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各自分工负责;依据素质能力分派其易发挥“潜能”的工作;工作分配后重在落实,督导检查尤为重要,事后改进更是必要。
3.以协调者的角色,统筹管理。
组长要具备责任意识、协调意识。强调的是学校的整体荣誉、全局观念。而组长的协调能力的强弱,关系着科学统筹管理的水平。作为组长,应具有思想中的敏锐性,知识上的复合性,情感中的关爱性,管理中的层次性,事情处理的应辨性。以上均是协调能力构成的要素,办法只有一个: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磨合,在实践中总结。
(二)情感管理
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教师群体的情感与困惑极易被繁忙的工作所忽视、遮掩。形成工作疲于奔命,个人自身的情感与困惑难寻宣泄之地。例如:工作受挫、情绪失落、疾病困扰、被人误解、忧愁伤感等等。教师身处一线,他们需要在工作中得到理解、支持、帮助。而胡校长正是我工作中的楷模。她在统筹学校全面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将与时俱的理念融会贯通于点滴工作中,工作中精细致,思想上求创新,沟通中显平和,表率中树风范,关爱中倾真情。在情感管理中她有这样一项举措:只要胡校长在校,你就会看见她娇小的身影,穿梭于办公室中,与老师们倾心相谈,及
年级组不是真空,人世间的喜、怒、忧、思,情感中的酸、甜、苦、辣都会伴随我们左右。年级组每位老师资历不同,性格各异,是共同的教育事业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法则,统一是相对的,矛盾是绝对的。于是,不经意间的玩笑可能会误伤对方的情感;工作中的磕磕碰碰更是司空见惯。加上由于家庭及烦愁事儿的困扰,又极可能使当事人心烦意乱。
为此我理解为,作为年级组长努力争做她们思想上的知心,生活中的知音,情感上的知已,在以爱育爱的大氛围中,我的工作方式是:一要重视,二是化解,三要关爱,四要疏通。我掌握的原则是:不偏坦,顾大局,明是非,重和谐。
四.对工作的再思考
(一)刚刚接触年级组长这个工作,有着很多的新鲜感,但是更明白会有更多的问题会等着我,时刻以“责任”两个字提醒自己。
(二)注意研究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个案不够,这样对经验的积累、升华起不到推动作用。
(三)总结、提炼、升华为经验中的认识,在理论依据上缺乏深度。今后,还应增强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
(四)对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思想认识上还缺乏深度。表现为:工作中有一些随意性,创新意识还较欠缺。
综上所述,潜心研究教学管理中的爱的艺术,不失为一种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对此我将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辜负学校领导对我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