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将坚持务实有效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开设了口琴、合唱、科技环保、折纸、桥牌、中国历史知识、儿童文学阅读、快乐足球等34个活动课程。这些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地实施。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继续做好拓展兴趣课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保障学生安全愉快活动:
1、准时到岗,不早退。教师要带领学生准备的活动器材等,及时到位。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2、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教师须自始至终担任指导组织工作,活动巡视指导要面向全体。
3、做好活动班组学生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严格实行点名制度,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组。专用活动室负责老师要做好活动室内物品保管、门窗关锁工作。
(2)加强科目设计的指导工作,使资料积累从保证数量到提高质量。
开学初我对如何进行科目设计作了专题培训,使担任拓展课的每位教师都明确了科目设计的意义及其设计流程、书写格式等。大家纷纷行动,写出了质量较好的科目设计。有了科目设计的引领,老师们对整个学期的活动目的、指导策略、活动程序等了然于胸,活动设计目标更明确、整体把握更适切。同时教导处对活动的管理也更有针对性,日常管理中只要根据老师们科目设计中的活动安排进行随堂听课和抽查指导,避免了管理的盲目和无效。每位担任拓展课的教师都编写了科目设计,围绕科目设计组织安排教学。教师在设计活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3)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或推广经验。
本学期教导处对拓展课的听课量为每周一节,基本保证听到了每位教师的课,并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优秀的活动设计。
如尤旎老师的《信息化综合项目》这一科目,依托优秀的区本教材,结合我校实际,将这一科目分成了几个探究型活动项目,指导学生展开探究。如在进行“我们的校园”这一探究活动中,尤老师指导学生运用数码相机等高科技产品,用心记录和发现校园美好的事物,再运用学生已学会的电脑小报、ppt等制作方法,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对这一小课题的研究。尤老师还就此活动开设了区级公开课,学期结束时将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制成了电子资料包,为下一届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同时,在听一些教师的课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个别教师的课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学生的活动不多,兴趣不高,对此我采用了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提出建议,跟踪听课的方法,使拓展课的质量有了一定提高。
(4)重视拓展课阶段成果的展示,激发师生热情,凸显学校拓展教学特色。
每学期评选拓展课优秀学员和拍摄拓展课成果专题片成了我校拓展型课程管理的一大特色,这也是激发师生热情、凸显学校特色的一项有效措施。
本学期我们对各担任兴趣小组的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除采取传统查的方法外,我们更注重过程性评估和活动成果展示考核,同时更关注评价选择,由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教师,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元评价,评出优秀学员。
在阶段性展示活动中, 本学期每个科目有了师生自己设计的完整的小单元,作品、表演等都作了总结和展示,并进行了专题拍摄,还评出了优秀学员。
(5)继续利用校外资源推进拓展课程建设,聘请校外辅导员开展拓展兴趣活动。
我校所在的田林社区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既可以加强社区与学校间的紧密联系,更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本学期我们分别在口琴和书法这两个活动中聘请了校外辅导员,把优质资源引进了课堂,使我校的学生得益。目前参加这两个科目的学生兴趣高涨,成绩喜人。书法教师功底深厚,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从中也发现了不少学习书法的好苗子。口琴队更是代表学校获得了不少奖项。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打开了学校封闭的校门,使学校教育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