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精神,着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学校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以及周边三个纪念馆合作,开展学红色历史,祭英烈等系列活动,用活革命纪念馆资源,创新红色资源融入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形式,让“红色信仰”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文化。
11月23日,中共二大中共二大纪念馆葛尹老师来校为五年级的队员做了一期《心有所信 方能远行》的党史学习思政课。思政课分为三部分,点亮光,追逐光,成为光。
见人见物见精神。葛老师从一个皮箱引出,缓缓道出英烈张人亚守护的故事。
故事,犹如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队员的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张人亚,一个听起来平凡却又伟大的人。他的一生,就像这个皮箱一样,外表普通,内里却藏着无尽的故事和秘密。”葛老师的语言充满了情感,她的眼神透露出对张人亚的敬仰和怀念。队员们从中也领悟到一个道理:只有坚持信仰,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追逐光部分,葛老师向队员们讲述了三代人捍卫信仰,烈士杨殷的故事。杨殷同志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6岁。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革命精神和信仰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成为光,葛老师希望队员们能以英雄先烈为榜样,从小立志、学习锻炼,长大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
听了英烈们的故事,队员们内心深受触动,感受着他们身上的勇气、奉献和牺牲精神,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要以其为榜样,将他们的崇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己任,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队员们也深知,只有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对英烈的崇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队员们将始终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英烈们的崇高精神。
在党史课程结束后,队员代表还积极与葛老师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鼓舞他们三代人坚定地执着于信仰?如今,中共二大的召开已经距离我们整整一个世纪,然而我们仍然需要学习那些英勇先烈们的精神,这是为何呢?我们的革命先辈是如何传承那种信仰的?面对队员们的疑惑,葛老师一一解答。
是谁唤起了新时代的觉醒?是一位位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是一位位日理万机的领导人,是一位位看似普通的劳动人民!队员们表示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将来做一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