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单位创建在线 > Ⅳ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丰富 > Ⅳ-2文化活动 > 主题活动

法律进校园——“五五”普法经验

作者(来源):田林三小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2-02-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在“五五”普法期间,我校大力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活动,广泛组织了普法主题宣传活动,师生员工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校、依法强校”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扎实有效地推动了“五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加强普法理论水平:

在普法期间,利用每周学习时间,各课任教师围绕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集中讨论法律有关条例,进一步促进了校内教职工知法、懂法的意识。教师的普法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在班主任培训中,集中学习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一个个鲜活地案例给予班主任警示,一次次讲座、讨论,激发班主任以法律准则为依据,解决处理好伤害事故,并且对事故的预警教育更加重视。

二、积极和街道、派出所、交警支队共建:

邀请警员辅导员和交警给全校师生上道德法律和交通安全课。聘请派出所副所长为我校法制副校长,警员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在普法期间我们就开展了:《交通安全常识》;聘请街道未保办教师给三~五年级学生讲座等。此项工作已经固定化、经常化。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强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五五普法期间,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讲究法制教育实效,提高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及运用法律的自觉性,为我校法制教育的扎实开展提供了保证。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五年级通过品社课程学习了解毒品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图片展和上海禁毒馆的参观,进一步意识到毒品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人人参与到禁毒活动中。

四、加大学校与社会、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三位一体的普法宣传体系:

强化深入地开展普法工作,以典型事例为教育材料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学校每学期不定期的和周边街道居委互访,三方之间形成交流、沟通,落实工作。学校展开“家长问卷调查”、“家长会”、“开放日活动”等,增进了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家校社区三方联动,共同做好学生的普法工作,反映非常强烈。

通过近几年来的普法工作实践,我们有了一些经验,学生和家长、教师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五五”普法工作具有广义性、客观性和实用性,我们将以依法治校、普法兴校为学校的工作重点,长期、深入的展开,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我说两句】【查看评论】【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