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始终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双轮”。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我校邀请了特级校长、全国优秀辅导员洪雨露为全体班子、党员、中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以“中央‘八项规定’与《实践论》”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学区各校校领导、党员代表也积极参会学习。
中央“八项规定”:管党治党的坚实基石
洪校长指出,自今年两会后至7月,党中央组织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中央“八项规定”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这无疑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自我革新与强化。“八项规定”绝非一纸文件,它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从实际内容来看,洪校长谈道,“八项规定”涵盖了调查研究、精简会议、反对形式主义等多个关键领域,如,调查研究方面,强调深入基层、求真务实,拒绝“走过场”;在会议管理上,提倡精简高效,杜绝文山会海;反对形式主义,则直击工作中的“虚浮”顽疾,让党员干部将精力切实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这些规定不仅传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更是将其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以“严”的基调、“实”的作风,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实践论》:跨越时空的思想瑰宝
洪校长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央“八项规定”与《实践论》密切相关,这得回溯到1937年。毛主席基于战争的代价与实践经验教训,撰写了《实践论》这一经典著作。它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教训,为我们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在《实践论》中被反复强调。无论是科学知识的积累,还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实践的土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识回归实践进行检验和指导,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构成了我们对世界认知不断深化的轨迹。同时,《实践论》也指出真理具有相对性,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丰富和发展认识。
两者交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碰撞
洪校长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与《实践论》看似“各司其职”,实则紧密相连。“八项规定”正是基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实践而提出的。它的诞生与推进,充分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当党员干部践行“八项规定”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诠释《实践论》的核心要义,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的强大动力。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实践论》是思想升华的理论武器。未来,我们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行动,将两者紧密结合,学深悟透理论精髓,知行合一践行使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我们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