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学校开展了以“指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为主题的区小学科学教研展示活动。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于琪老师及全区一年级科学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指导。
教研展示活动前,在教研员于琪老师和小学科学学科中心组老师的指导下,我校科学教研组与校际组田林四小和东二小学共同合作,完成整个单元的活动设计。几位老师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活动目标,理清核心概念,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在研究课展示前,在教研员指导下老师们多次磨课,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优化,研究三个助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搭建平台以提供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升其科学素养。
研究课以《常见植物博览会》单元中的“社区里的常见植物”和“田园里的常见植物”为内容,分别由青年教师朱敏悦和王茗怡执教第一和第二课时。两位老师都以问题-任务为样式形态进行课堂教学。
朱敏悦老师以“身边植物辨辨辨”的挑战任务,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出示校园植物图片后,朱老师以“你们认识这些校园植物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说出校园植物名称及其特征;然后,朱老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出示身边常见植物,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观察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并完成三个助手中拖一拖的活动。分享活动中,同学们踊跃交流利用感官从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观察到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最后,同学们在“我画你猜”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画出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有助于认识校园里、社区里各种各样的植物。
王茗怡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回顾辨认植物的方法,并以“你能说出餐桌上植物的名称吗?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是什么?”的问题,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现餐桌上的植物来源于田园,交流植物名称与外部形态特征;随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贯观察了田园里常见植物的图片与实物,交流了外部形态特征;“认识了植物在田园里的样子,那么来到家里,它们又是怎样的呢?”的问题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开展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分享,知道了田园里植物的多样性;最后,王老师出示农民耕种视频,引导学生分享交流感受,懂得珍惜食物,激发持续探究的兴趣。
两堂课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本校学生的学情、新教材、新课标,整合资源并关注课时内容之间的紧密衔接,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真真切切地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的指导中。三个助手有效助力教与学的活动开展,信息赋能彰显着特有的魅力。
崔莹老师针对《常见植物博览会》单元的特点进行了教材分析,为全体一年级小学科学教师对于立足新课标,新教材,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提供了参考范例。
教研员于琪老师充分肯定了我校科学团队在研究课实践以及单元教学设计中不断思考,强调了深入理解教材内涵,选择合适的资源,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对指导学生学习、落实学科素养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