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主题活动的一些认识: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认识到现行课程和教材方面存在着课程内容偏旧,实用性低,忽视学生潜能的开发等问题。对比,我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的技能训练、全面智能开发和自我人格完善为目标,构建了开放型的综合主题活动课程。通过开设综合主题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实践操作等学习活动,并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能自由和谐、全面主动地发展。
综合主题活动的内容设置:首先是要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编制可以采取单元的形式。我们在选择和组织活动内容时,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开发形式多样、新颖活泼、具有趣味性的活动,通过预成与生成的有机整合,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内容的活动互相交叉、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各种形式的活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序的、纵横向联系的多元化整体。
我校以“兰文化学习”为主题,提出“清、雅、韧、和”的四字学习方针,开展了一系列以“兰”为载体的综合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良的品质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学科综合活动
学科综合活动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活动因素,将相关的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体,以活动形式将各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学得的知识在活动中实践、拓宽。语文课上:学习描写兰的文章,诵读赞兰的诗歌,写品兰的文章。自然课上:认识兰的品种,学习兰的习性,开展无土栽培的研究。音乐课上:唱着兰花草。美术课上:栩栩如生的兰花等等。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他们积极地感受体验,分享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有了更多发展自我的空间。
2.系列主题活动
我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尽量联系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适应学生生活。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新发现、新内容、新线索整合到活动中去,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开展了和“兰文化”相关的主题班会,大队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活动,敏锐捕捉信息,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从活动中去感悟兰的品质,学习兰的精神。
3.综合艺术活动
综合艺术活动整合音乐、律动、舞蹈、绘画、剪贴、折纸、十字绣等内容开展主题活动,力求给学生带来多角度、多层次、多感官的刺激,对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艺术兴趣,培养学生审美观,初步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让学生把作品送给自己的父母,学会和父母分享快乐。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个性得到发展。
4.个体需要与发展目标的有机整合
我们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置于综合主题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发展需要出发,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与条件,促进不同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均得到较好的发展。学会生活,包括道德教育、生活常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交往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学校、家庭、社会、自我、自然、等因素的协调。做到思想“清”言行“雅”学习“韧”环境“和”。
综合主题活动突破了封闭的教材和封闭的课堂,把学生个体与生活、实践、学科综合在了一起。学生可以毫无拘束地、大胆地探索。在实践和探索中,在交流和合作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信息科技学科的要求:
信息科技学科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所以,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选择不能片面注重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技能,应把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与能力培养、德育要求综合起来。由于信息科技本身的飞速发展,可供信息科技课程选用的知识、工具和技能非常丰富,但淘汰、更新的情形也不可避免。因此,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应注重让学生学习信息科技领域中联系生活的、可体验和实践的和联系学科学习的最基础的知识,学会掌握各种工具操作技能的规律,在应用实践中形成能力。
为此,区信息科技中心组根据三~五年级的知识点梳理开发了区本课程,14个项目内容,多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开展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三年级按要求是指定上华师大版的教材,但实际上课时可以旧教材结合项目学习内容采取新上法。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区本教材。
信息科技学科与校综合主题活动相结合
我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目前仅开设了三年级一个年级的信息科技课程,四年级我们没有开设信息科技学科。另外,我校生源也比较杂,家庭客观情况差异比较大,导致了学生的能力差异也是很大的。很明显反映在信息科技学科上,就是有些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学习技术就很容易掌握。反之,家里没电脑的学起来就比较困难。不过,共同点就是学生对信息科技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都是很浓的。
根据这样的情况,结合我校的综合主题活动我有了这样的设想:
三年级主要的知识点是: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认识)、系统工具(鼠标、键盘等操作和系统软件的应用)、文字处理工具(如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绘图工具(如画板等软件的应用)、数据处理工具(如Excel的简单应用)、网络应用。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之后,可以把网络板块中浏览器技术,搜索引擎技术、下载文字、图片的技术调整到前面来,让学生先学会上网搜索,这样,在需要配合与校主题活动有关的任务时学生就可以自己而不用依靠家长在网上查找与兰有关的文章、图片、资料等,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能力强的带动能力较差的共同进步,学生自己动手兴趣很浓又培养了能力。在文字处理板块的学习中,在练习熟练打字的阶段,可整合语文学科,在语文老师指导了写作方法之后,直接让学生在电脑中打与兰有关的作文,并进行修改、排版、美化,成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另外,“兰”文化中的“雅”教学生学做一个言行举止优雅的人,有社会公德、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节约能源等等优良品质。在教艺术字和排版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校园中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制作温馨提示或宣传小报等向小朋友作宣传,提醒了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在学习绘图工具的板块,可以整合美术学科,教学生用计算机画兰。虽然,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是可以采用其他的内容,然而计算机其实如同词典一样,它仅仅是一个工具,掌握它的使用技术是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的,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更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懂得我们需要写文章时用手写的同时可以想到用计算机写,更便于修改。要画画了,不仅仅可以选择手画,根据需要也可以用计算机画,颜色选择更多还可以实现很多独特的效果。反过来说,结合校综合主题活动来教计算机技术,是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完成的作品成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四、五年级的信息科技区本课程有这样一些内容:四年级4个项目(校园一角、学校小当家、社区健身小参谋、出行指南)五年级4个项目(社区小义工、上海的变化、光启的故事、朋友遍天下)。我校没有开设四、五年级信息科技课程,然而我觉得这其中有些项目结合我校的主题活动很适合,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来开展。比如:“校园一角”这个项目技术上是教PPT幻灯片放映的,很实用。内容上是让学生自己以小组形式拍照、编写文字、制作幻灯片向大家介绍自己校园的一个角落,学习目标是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和表达协作等综合能力。这个内容应用到我校可以改动成让学生介绍一种兰花,同样能达到三维目标。
信息科技区本课程的定位:三年级是“我与班级”,四年级是“学校与社区”,五年级是“环境与社会”。这与我校的“兰文化——清、雅、韧、和”的教育能相辅相成的,引导学生适应生活,学会交往,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知识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沟通,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态度,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