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效,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本年度区“德育百题”的申报,经过努力,我校申报的四个课题均获立项。为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以研促教,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2月25日下午,学校举办“以研促教,赋能发展——区‘德育百题’开题会”,特邀区教育学院德研员苗蓬、吕春芳和江振兰老师莅临指导,校中青年教师共同参加、学习培训。
开题会由校科研工作负责人崔莹老师主持,会议分为两个议程,首先由德育课题负责人依次进行开题汇报。秦恽副校长的课题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展开,积极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合作的桥梁,让优质的课程资源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多样而丰富的生活视角、人生经验和行事智慧;优化课程内容,拓展实施路径,促进课程结构变革;挖掘学生多方面潜力,落实“五育并举”作为研究目标展开调查。
沈祎莉老师的课题以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家风家训教育为研究背景,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提高家庭树立和培养家风的意识,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加强学校共育机制建设,引导家庭运用“家教家风”这一优秀道德教育方式,激发蕴藏在人们心底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
乔丽老师立足道法学科,聚焦低年段学生品德发展教育活动和生活开放性作业,通过实地观察和采访了解小学低年段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分析问题和原因;设计教育活动和作业,实施、收集数据了解变化情况,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品德发展。
施敏老师则从生情出发,围绕同伴关系的心理辅导展开,基于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同伴冲突问题的方法,习得同伴交往的技巧;调整自身言行,不断提高自身换位思考、共情等能力。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针对每个课题进行点评。专家们肯定了我校教师的研究方向,引导老师们聚焦德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小问题”、“小课题”为主要载体,关注教育细节,及德育实施过程中的环节,以小见大深入研究。
通过专家组细致、严谨的讲解,课题负责老师纷纷表示受益颇丰,更加明晰了研究思路,提升了撰写课题的逻辑性。我校将在科研之路上务实笃行,以科研成果,赋能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