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题意图
小学学习“综合活动”准备期活动目标中指出:为加强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让新生从幼儿到小学生角色转换的“缓冲期” ,从幼儿园向小学的平稳适应的 “过渡期”,踏上学习旅程尝试幸福行走的“哺育期”,特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以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让儿童进行入学适应教育。
根据这一目标,我设计了《认识新朋友》这堂综合活动课,将着力点放在师生情感的交流上,旨在通过游戏等小朋友喜爱的活动形式,认识班级老师,熟悉同班同学,学会与老师同学交往,激起学生喜欢学校生活,愿意上学的情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适应小学生活。
二、学情及目标
小学生刚入学,由于小学与幼儿园在课程形态、生活与学习治理、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对小学这个生疏的环境,对小学生这个生疏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又不免存在不适和惶恐,面临身心两方面适应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很希望能与同龄的伙伴交流,另一方面又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这一课的教学对新生很有必要。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因此我在教学目标上主要设定了以下几点:
1、在游戏中认识、熟悉老师和同学。
2、在游戏中感受小学集体生活的快乐,激发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愿望。
3、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观察、想象和交往能力。
以上教学目标难易适度,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这一目标的基础,同时融合了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与学法
小学学习“综合活动”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我在教学时遵循这一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实际情况,将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中,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从记名字猜猜新朋友的样子特点,到抽名片找朋友互相认识,再到画画像互赠等教学活动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把课堂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获得情感、态度和体验,力求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主动的、快乐的过程。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在新集体中生活的快乐。
四、实施环节
本次学习中主要安排了三个板块的活动与体验。
第一板块:记名字,猜朋友。
在暑期学前准备活动中,先将一份班级同学
开学第一天,课一开始,就可以以此引入;在新朋友的名单里,你记住了哪些名字?你猜想中这个新朋友是怎样的?请猜同一个名字的小朋友都来猜一猜,再请被猜的小朋友亮相,看看谁猜得准。有的学生可能猜
第二板块:抽名片,找朋友。
本环节旨在:在前一板块认识个别新朋友和自己周边朋友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走出座位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自然小组若有四组,将两组学生事先制作的名片收齐,另两组放在自己身边,请两组小朋友上来抽名片,抽到哪张就去找到这个新朋友,交换名片,互相认识。小朋友的观察能力、交往能力在这一环节得以充分体现,教师则参与其中,既是交友中的一员,又起调节指导作用。
不经意间,学生间的陌生感在名片的交换和轻松的交流中消除,儿童无拘无束的天性得以释放。再让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新朋友,相信他们一定会说得喜形于色。这其中,让有特长的小朋友即兴表演,既可展示他们的才艺,又可激发孩子们的互相学习的愿望。
第三板块:画画像,赠朋友。
游戏是小朋友的最爱,涂鸦也是他们的“专利”,认识了解了新朋友,拿起手中的笔,,画一画新朋友定是他们爱做的事,别看画得不像,却有着他们独特的观察和理解。如果说上一板块学生间的交流还局限于口头的交流,那么“画画像,赠朋友”这一环节则是让每位学生以孩子的独特方式认真地记住自己的新朋友,画像的互赠定会增进孩子间纯真的友情。
通过以上三个板块的活动,相信每个孩子都认识了几位新朋友,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也逐渐消失了,同时新奇有趣的交友方式会激发他们去结识更多的朋友,进入新环境的第一关将会轻松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