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提起教育,人们往往只盯着学校教育,殊不知,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正是家庭教育决定了学校教育的生源量。
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您合作,有效的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一.指导宽松型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目标引导:
事例一:我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聪明,机智,悟性极高。但对学习习惯极差,上课自由散漫,不专心听讲,老师耐心地教育他,他就是屡教不改。凭借小聪明,成绩一直不错,在学生中有极强的号召力。孩子们以他为榜样,单纯的认为学习就是靠聪明,上课听讲并不重要。我想,如果我能转变他的学习习惯,那么对于培养整个班级学习习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知道孩子的种种行为流露,是家庭环境状况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辐射。想要解决好他的问题,应把他的家庭作为切入点。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的父母讲究的是平等,宽松的家庭教育。但“宽并不是对孩子无原则地迁就与放纵,它应该掌握在家长的理性控制之下,还必须适时,适度,把握好分寸。无原则迁就与放纵是导致子女误入歧途的重要家庭根源。天赋是父母给的,人生的发展道路是自己开拓的,但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社会责任。”我把我的想法与他的父母沟通了,并通过较长时间的家校联系,使家长懂得优异的成绩是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来。于是家校合力,使孩子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二.与家长平等对待,共同探讨教育:
孩子有时难免调皮,偷懒,难免犯一些错误,如何看待他们的错误?如何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是教师教育的关键。学生一犯错就找来家长训斥,告状,那么你不但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可能还会导致家长的厌烦,这样对与教育只能是副作用。
对于这些老师眼中的后进生,我们要充分依靠家长的力量,要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事例二:我班有一名外籍学生,聪明, 但做事情草率,丢三落四,因此成绩不理想.他母亲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指责;看孩子做作业不认真,太粗心,会指责;看孩子做事太慢,也指责……总之,遇到孩子不能如她之意,就一个劲儿地指责孩子。而她的指责常让孩子反感,甚至还起了逆反心理,而指责却于事无补。于是在学习上出现了厌学的情绪,甚至课余作业不做,找同学打架,把不愉快的情绪变本加厉的发泄在同学身上.于是我找到他妈妈,以家长身份找她聊孩子的教育,聊到孩子,都感叹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乖,比自己的孩子懂事。我们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其实是因为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太高、要求太多,所以看到的只是孩子的不足,并非是自己的孩子真的不优秀。我们达到共识:如果孩子做得不够好时,我们要把指责改为心平气和地指导,指导他按照更好的方向去做呢?后来,面对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这位母亲就尽量不再责备,而换一种平和的语气,认真地告诉孩子,这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最好的。这样孩子就较容易接受了,对孩子也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成功的家庭教育指导,在某种意义上是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人际沟通,是班主任赢得家长的接纳。而要赢得家长的接纳,除班主任个人的人品、学识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言语沟通能力。好的言语能获取家长的信任,化解紧张气氛,准确传达信息,增进相互了解。因此,在实践中,我知道与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语言艺术,充分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以赢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我和所有家长一样,在乎我的学生是否健康,在乎他们有没有道德修养,我在乎他们有没有责任感,我在乎他们懂不懂得尊重他人、会不会欣赏他人、会不会与人相处,但现在我要更在乎他们是不是快乐……在今天,由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少,由于社会的种种原因,学校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越来越艰巨。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我们的力量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这,太少了;而家庭中,两个家长甚至几个家长面对一个孩子,这一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让家长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与家长沟通、交流将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成为主旋律.